今年“618”,不少電商平臺表示,簡單消費,不用熬夜,不玩數(shù)學。有平臺表示跨店滿減“滿300減50”。還有平臺稱,消費者不用再單獨領券,即可直接下單享受“每滿299減50”的優(yōu)惠。但今年消費者對電商大促期間“買買買”的熱情仍然有所退卻。(6月19日 中國新聞網(wǎng))
今年“618”從5月21日起就開始預熱了,從先定金后尾款到各品類打折,甚至在6月18日后還有兩天的“續(xù)售期”,電商平臺為了促進銷售額搞出的花樣可謂是層出不窮。但在這樣的多番刺激下,消費者的消費熱情卻依然不高。除了“很多商品打折力度并不大”“快遞的不確定性”等原因外,經(jīng)過多年促銷節(jié)的“歷練”,部分消費者逐漸開始學會向外觀察消費主義、向內(nèi)審視自己的真實需求,這也是造成今年“618”遇冷的重要原因之一。去掉多余的,留下想要的,“618”變“留要吧”,“618”們的意義終于得以顯現(xiàn)。
比起購買,今年“618”的消費者更多是理性觀察。近年來,隨著我國經(jīng)濟水平發(fā)展,消費者的消費水平也一路上漲。伴隨著需求的增加,電商平臺迎合需求缺口大肆造“節(jié)”,各媒體平臺烘托出一種你不消費就“out”了的錯覺,這是消費主義侵蝕我們原有價值觀的表現(xiàn)。消費主義是一種不加節(jié)制地消耗物質(zhì)財富和自然資源,借以體現(xiàn)行為者生活方式、個人品味、社會地位以及身份認同的社會價值觀。在這種價值觀下,消費者被裹挾著通過“購買”來將自己整合到社會系統(tǒng)中,部分消費者“為買而買”是其明顯的特征之一。而今年“618”的遇冷則是許多消費者觀察多于購買,思考大于行動。他們在購買前觀察產(chǎn)品的性價比、思考產(chǎn)品的利用率,不再為自己的“感覺”買單,開始冷下來靜下去思考自己究竟需要什么,消費究竟能給自己帶來什么的體現(xiàn)。
理性消費,消費者只留下了自己想要的。從各個電商平臺不難發(fā)現(xiàn),今年“618”大部分的服裝、家電,甚至生活用品商家除了提供7天無理由退換的服務外,還主動替消費者承擔了購買運費險的服務。滿減的活動提高了消費者“拼單湊單”的需求,但“不管你現(xiàn)在需不需要,但你買回去或許會喜歡,進而留下產(chǎn)品”的小心思早已被一些消費者洞悉。湊單換大額滿減并沒有成為他們真實消費的主要動力,反而是退款退貨的低成本讓不少商家在銷量不高的基礎上,增添了運輸打包費用。許多產(chǎn)品成為湊單的一員后,迅速被退貨退款。這些消費者堅決執(zhí)行“留要”,留下需要的,不需要的再便宜也不要的心理,雖然讓平臺與商家的算盤落空,卻讓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實、財務管理更加合理。
跳出消費陷阱,消費者開始正視的真實需求。一次次背著不同名頭的促銷節(jié),不光推銷著商品本身,還同時在塑造和控制消費者的欲望和價值觀,讓人們不再購買商品本身,而是購買其中蘊含的符號象征意義!618生活就該這么愛”“618XX和你在一起”等廣告語,宣傳的早已不是產(chǎn)品本身,而是消費者所向往的生活,所渴望的陪伴感。但顯然,這次各電商平臺的營銷計劃破滅了。重復對美好生活的渲染、身份符號的宣傳,并沒有再次刺激到消費者的消費欲望;相反,此次促銷節(jié)中,許多消費者們開始從實用角度思考消費,重新認真審視自己與商品的關(guān)系,主動拒絕購入不需要的產(chǎn)品,脫離了對物品的執(zhí)念。這也正是長達1個月的“618”促銷節(jié)帶給消費者們的思考。
史鐵生曾說,“人生來就有欲望,而實現(xiàn)欲望的能力永遠趕不上欲望的增長”是人生三大困境之一。欲望是必然的,但讓欲望這匹野馬處于我們的可控范圍內(nèi),則是我們一生不斷努力追尋所渴求的。不要在消費中喪失我們的主體性,要讓人消費物,而不是讓物消費人,警惕消費主義的陷阱,這是在促銷節(jié)后,我們也應對消費保持的理性態(tài)度。